2025.06.02(一)
【一周大事】
問了小孩們這周有聽過甚麼新聞,聊到了以下幾個新聞。 聊了造成三峽車禍的駕駛在醫院死亡的事情,他"就這樣死去"讓一些人覺得很遺憾,不過這樣的遺憾代表的是什麼心情呢? 俄羅斯翰烏克蘭的的和平協議正在進行中,但與此同時雙方也沒有停止戰爭行為,烏克蘭利用卡車把無人機送進俄羅斯國內,破壞了許多的戰鬥機,讓俄羅斯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更新了台灣大罷免的進度,目前有31位國民黨立法委員二階段罷免送件,而罷免民進黨立委還沒有成功送件,倒是出現許多違法罷免的案件。
【礦物介紹3】
這次我們台灣的礦物顏料展聊起,原來礦物也可以是顏料。
以青金石為例,去討論在東方文化裡從宗教的佛像,敦煌壁畫和祭神用品都有在使用青金石提煉出來的顏料來創作,這些畫作裡甚至有保存1000年左右還沒有退色的作品。西方更有從7000年前的埃及文化裡發現青金石礦物顏料的使用,以及上千年的聖母畫作。
另外從幾種礦物的小故事去認識礦石在文化裡的影響和運用,並從石榴石與神話故事的關係了解到目前大家對石榴石寓意的相關性。歐泊與雄黃、硃砂在東西方文化中,都和宗教發展有高度的關係。
【狼】
主題「狼」是小孩的許願的。先讓我們從自然科學出發,說明嗅覺系統與動物感官的差異。先討論了嗅覺與大腦的關聯,並藉由排名猜測遊戲認識全球嗅覺最靈敏的動物(包括狼與狗的位置與差異)。也聆聽不同狼的嚎叫行為,讓大家試著辨識跟認識嚎叫的差異,因為狼嚎不只是聯絡,也是情緒與社群溝通的工具,每一隻狼的聲線更是像人類,每隻狼都不同,比椅也可以辨識。
而狼群的社會性與階級制度,包含合作、照顧與分工,並不是一身高傲的刻板印象;但如果狼要另立門戶卻需要「離群獨行」離最初的團體越遠越好。最後,我們以現代狼的全球分布作為地理與生態轉化,我問小孩台灣的生態環境:台灣是否曾有狼?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我接著問:黃鼠狼是狼嗎?不是喔~他是屬於鼬科鼬屬,跟狼屬於犬科。雖然他叫黃鼠狼,但他不是狼喔XD
【共產主義】
聊聊共產主義是什麼,中國的共產主義和之前歷史上的共產主義有甚麼不同。 共產主義的起源是階級與財產分配的不平等。不過直觀地看,讓財產平均分配給大家會有什麼問題呢?首先想到的問題,是讓努力做事的人和偷懶的人都拿到一樣的錢所產生的不公平問題。不過,其實資本主義社會也有一樣的問題,有許多有錢人不需要努力工作也可以賺到很多錢,很多人努力工作卻很窮。讓共產主義沒有辦法進行下去的主因,是經濟與物資的分配沒辦法靠政府去運作,這需要一個非常強大能掌握一切資訊的政府。 最後我們聊到了北歐國家的社會民主主義,政府收取大量稅金來維持人民基本生活,這似乎是一個很幸福的方案,不過前提要是一個人少地大的有錢國家才辦得到......
2025.06.09(一)
【一周大事】
介紹近年來兒少自殺通報數量不斷增加的報導,和20年前比起來,增加了15倍。談到原因,有學生說因為手機上可以看到的資訊增加,刺激太多了,也會和網路上看到的人相互比較。另一個教育者則分享了因為長時間手機造成家庭關係疏離這個原因。
接著我介紹了幾個科技新聞:日本東京大學研發出可溶解於海水的塑膠,有望能減少海洋塑膠垃圾的汙染。
因應全球暖化,珊瑚大量死亡,研究人員採集並保存大堡礁中數十個珊瑚物種,低溫冷凍,希望將來有復活的一天...
世界幣在台灣開放,通過虹膜驗證登入,只要你是"真人"就送虛擬幣(?)。
最後補講了一些烏克蘭無人機木馬屠城記的細節,這個作戰好像電影情節一樣不真實。
【戰爭來了躲哪裡:】
跟大家談談戰爭時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像是空襲、房屋毀損等等,來認識戰爭情況下如何應對。這次是以躲避空襲為主軸,我們聽了防空警報、認識降低爆炸波衝擊的避難姿勢、尋找基地附近的防空避難所,也認識了可以長期避難的收容處所,為了之後萬一發生戰爭時做準備。在談的時候,有蠻多小孩問到“真的會打仗嗎”、“什麼時候會有空襲”等等,其實還是會有焦慮跟恐懼,所以想透過更多地了解,來減少不安,也真的做好自己所能準備的部分。
【戰前生存守則:】
戰爭前的準備工作超重要,像前一堂課有很多小孩問到,自己家的寵物避難時要怎麼辦,其實就與平時的訓練有關。我們認識了避難包準備的基本要素:先確認成員以攜帶相應需要的物品、準備生存物資、緊急聯絡人、個人資料卡,並介紹了寵物的避難包:飲食、外出籠、牽繩、處理排便的用具等。除了物資,平時帶寵物習慣外出,也可以降低緊急狀況時的緊張感。我們討論了避難時寵物可能會有的反應,希望能在緊急時也為牠們帶來安全與安心。
【性教育主題-陰牙人】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ZrbAJdt2/
2025.06.13(五)
【動物的歷史】
這次想講動物演化的歷史,首先問讓打大家講一些不同的動物,然後把動物分類。結果變成大家一起猜那些動物有脊椎,那些沒有,然後在白板上面畫出這些動物的圖。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離婚典禮】
和大家談談關於結婚和離婚的事情。為什麼結婚要花一大堆錢,請很多人吃飯,還要買很貴的戒指。這些讓典禮變得隆重與昂貴的事情,也讓儀式變得更沉重以及有意義。 不過和結婚相比,離婚就變得很隨便。明明也同樣是關係的重大轉變,卻沒有儀式,只有法律文件。離婚是關係的消失,關係消失不需要相應的儀式嗎? 後來我和大家談談寵物的葬禮這件事情,問大家希望怎麼辦寵物的葬禮,也談談自己在寵物死亡做了什麼。
【呼吸中止症】
小孩許願的題目。先請大家自主控制不呼吸跟快速換氣,感受自己身體的感覺,思考為什麼身體不能自己控制呼吸(長期)。有小孩提出當自己越是刻意要控制或是維持,反而會亂了節奏,但忘記要呼吸,它(呼吸)就會恢復。因為這樣的身體感,所以看看身體是怎麼控制呼吸,在這邊介紹了呼吸中樞的作用,並且說明身體有感應氧氣跟二氧化碳濃度的機制,這樣全自動導航的系統,讓你即使睡覺也可以記得呼吸。那呼吸中止症又是怎麼回事?猜想怎樣會讓呼吸停止?如果呼吸中樞沒有壞掉,那就是呼吸道被塞住啦~後續說明呼吸中止症會引發的身體反應跟影響,也讓小孩認識各種打呼的聲音,感受一下,甚麼樣的呼吸跟阻塞頻率,才算是呼吸中止症。畢竟…..睡覺會打呼的人可高達8成啊!!
【地球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
大家可能有點印象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那麼,世界最深的地方會在哪? 今天介紹給小孩馬里亞納海溝,並且說說它被人類發現的過程。這當中有問小孩要怎麼知道海溝有多深?在科技還沒有很發達的時候(海溝被發現的時候,大約200多年前) 有小孩說:手XD、有小孩說繩子。就是繩子,就是這麼簡單,只是繩子那時8000公尺還沒探底。最後因為發明了聲納超音波,所以測得海溝深度。在來講到下潛的有趣小故事,並且在人類搭乘潛水艇成功下潛後,陸續有還有著名導演詹姆斯·卡麥隆獨自一人自己下潛到海溝最深處(對,就是那位拍阿凡達、鐵達尼號的人,因為他是海洋迷);而台灣也有人成功下潛喔!不過他目前是美裔,叫做林穎聰,是一位海洋科學家。最後講到有人推出馬里亞納海溝之旅(6天行程),要不要猜猜這趟旅程要多錢? 這邊有趣的是,我問小孩~如果不考慮錢,也都可以安全回到地球,大家想去宇宙還是海溝? 大約9成小孩選擇宇宙~1成選擇海溝。
2025.06.16(一)
【一周大事】
以色列和伊朗相互攻擊,以色列以伊朗發展核武為理由,空襲伊朗的核子設施以及天然氣設施。伊朗也展開空襲,兩邊的衝突越來越嚴重。提到在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國家,約旦、依拉克、黎巴嫩、敘利亞,這些伊朗的好朋友們,在這次的衝突中選擇保護好自己,畢竟這幾個月來這些國家自己也發生太多事情了。 印度的客機失事事件,兩百多人罹難,僅有一人生還,是不是11A座位真的這麼神奇呢。 最後提到洛杉磯的暴動事件,簡單介紹了美國聯邦制度,以及非法移民的複雜處境。
【原來身體會說話】
其實不只動物會依靠肢體溝通,人也有能傳遞訊息的肢體語言。我們看了幾張圖,回想見過這些動作的情境,來認識不同的肢體語言,包刮:手臂交叉、眼神飄逸、露出大拇指等等。關於情境的判讀,大家的猜測都蠻準確的!最後介紹了可以如何解讀肢體語言的方式,包刮:考慮個人、文化、當下環境,透過認識肢體語言,有助於日常的人際交流。
#探險去-伊朗 伊朗的前身為波斯帝國,看了著名的波斯貓和波斯地毯,簡單談了伊朗民主時期和宗教化的歷史,最後一起看了一些伊朗當地的照片結束。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
跟大家聊聊關於好人跟壞人的看法。首先先從“什麼樣的事情算是好事/壞事”開始,把不同的事情分類,於是得出了:不一定什麼事情就是好事/壞事,也不一定好人就會做好事/壞人就會做壞事。我們看了三篇故事,透過不同視角的敘事,我們對做錯事的人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做錯事的人,可能是因為他有他的困難,不見得就是想一直做壞事,不見得就是壞人。我們閱讀三篇故事的經驗,也跟看新聞的經驗有些相似;而若我們只看到了事件,沒了解到背後的脈絡與原因,很容易有“好vs壞”的對立。可以一起練習“行為≠個人”的想法,練習遇到事不那麼快地就下結論,我們對事情的認識可能就會有不一樣。
2025.06.23(一)
【一周大事】
本來想簡短說一下7/26罷免投票。但講到國防預算、潛艦國造,就開始解釋潛艦在戰爭中的用處,解釋什麼是航空母艦(不會在天上飛)等等。 美國因為伊朗可能即將擁有核武,轟炸伊朗的核能相關地點。介紹什麼是B2轟炸機以及鑽地飛彈。 結果今天變成戰爭武器簡介……
【顏色心理學(小孩許願的題目)】
一開始先扛小孩一起玩玩顏色有關的心理測驗。主要是當我們談到顏色,不只是美術課的顏料選擇,因為如果牽扯到心理學,顏色其實暗藏有情緒與感覺的層次。但這些意涵,究竟是怎麼出現,其實追溯到人類的發展過程:除了生物性、演化也有文化跟歷史的背景因素,最後呈現出來的導向顏色心理學。
這堂課從孩子熟悉的日常出發,引導他們觀察不同空間(如醫院、廟宇、餐廳)如何透過色彩創造氛圍,進一步進入「顏色心理學」的概念。舉例來說,紅色常讓人感到興奮、緊張甚至飢餓,黃色能激發注意力與活力,藍色則帶來冷靜與信任感。透過顏色小測驗、畫作與設計空間上的顏色感受,感覺顏色如何「說話」,而我們又怎麼用顏色影響他人。
什麼是植物呢?為什麼我們會把某些生物叫做植物,某些生物叫做為蕈類呢。明明植物們長的樣子差非常多,像是大樹和小草,有的用種子繁殖,有的用孢子繁殖。被叫做植物的這些生物,其實共同擁有的是他們演化的歷史,他們繼承了祖先光合作用的能力,再演化出各種不同的外表。 接著我和大家介紹紫色地球假說。植物能行光合作用吸收陽光能量,但地球上第一個利用陽光能量的是古細菌,古細菌是紫色的,而植物祖先是綠色的,他們吸收不同陽光的顏色。如果當初是古細菌競爭獲勝,或許我們現在就會住在一個紫色的地球上了。 2025.06.27(五)
【糖霜餅乾製作】
【植物也喜歡聽音樂(?)】
網路上有很多關於“植物聽音樂能長比較好”的資訊,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從動物跟音樂的關係開始談,介紹了可以如何做實驗來驗證對音樂的喜好,介紹了實驗組跟對照組的概念。之後我們一起看了幾篇關於植物聽音樂的文章,看看哪篇文章看起來比較合理,合理的原因是什麼?因為網路上未經驗證的訊息實在是太多了,所以簡單地介紹幾個能夠辨識的方式,而網路上常見的“植物聽音樂長比較好”這件事,其實是有問題的,實際上不同的植物種類、音樂的類型、播放的音量跟時間都會造成不同的實驗結果。
最後我們聽了一首歌:刻在我心裡的名字。試著從歌曲跟歌詞感覺看看,為什麼會變成深刻的記憶,動用到腦中那些區塊記住。再來就是阿茲海默症與記憶受損是傷到記憶區的那個區塊。
【記憶】
從「記得什麼」與「為什麼會記得」的經驗開始,我們試著一起猜猜看認識記憶如何進到在大腦並被記住。介紹腦中:海馬迴負責將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杏仁核掌管情緒記憶,讓帶有強烈快樂或恐懼的經驗特別難忘,而前額葉則像決策整合總部,協助整體記憶整理與判斷。而人類對於情緒記憶記憶力特別高,這個在跟小孩玩10個字詞看看3分鐘記住多少的時候,其情緒字眼對小孩也是達成比例最高有符合。另外就是感官記憶(像是嗅覺、味覺為何能勾起回憶,牽扯的比較是邊緣系統)。
【我被制約了嗎:】
我們玩了一個小遊戲,體驗看看被制約的感覺,並介紹了古代制約的幾個例子(針對刺激會產生特定行為反應),像是:原本沒有想上廁所,但只要進到廁所就會有尿意。之後並介紹了與古代制約類似的概念“心錨”,但是心錨關注的是刺激引起的情緒反應,比如:只要聞到夏天的味道,就會有懷念的感覺。我們一起探討了各自的心錨與過去的經驗,從這些討論中更加認識自己,以及為什麼自己會有這些相應的情緒反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