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過去了,小孩這一期的變化
休假前的最後一次自由日,老大選擇帶我們到他熟悉的台北,再訪寶可夢中心。
幾次下來的經驗,要離開新竹需要的交通時間很長,所以我們集合完決定直接北上,但天空不作美,雨天移動的不便讓路途顯得更加遙遠~簡單來說,少了很多停下來東看看西看看、想更多賴在一個地方處理個人需求的時間都沒有.....
細數今天的趕趕行程,集合完畢先趕一波火車,到達轉車站時小孩停留了一下,想買飲料和零食,眼看著心裡想搭的那班快車已到站,但又想照顧小孩當下的想要,於是不多做催促及提醒,只在火車離站時告知他們比較快到達的火車已離站,以及告知下一班車到達的時間以及可能的搭乘時間,讓小孩大致了解可能的變化。
本以為在第二班火車到達前可以多點餘裕,但突然的A小孩需要出站買東西、B小孩需要儲值、C小孩要買食物....忙完一波火車要進站了,買食物的還沒結束,出站買完東西的看到朋友買的食物也想去買,本來的餘裕沒了,當下還是得趕他們上車...
到了台北本來老大要直接帶大家進捷運站,但掛心著有些小孩剛剛沒買到食物,於是讓大家在站外先覓食一波,買著吃著聊著,感覺能在目標地點停留的時間漸漸被壓縮,於是還是提醒大家需要結束這一波,往捷運站前進。
好不容易冒著大雨到達我們的目的地,預計能停留的時間不到一小時,好在小孩有過上次的經驗,這一次到訪沒有過多探索需求,明確的找到想買的東西、想玩的玩具,大概40分鐘左右就準備返程(其中一個原因也是錢花光了😆)
回程我們預計搭高鐵,縮短交通時間,30分鐘的車程裡,小孩到了15分鐘後才開始玩uno,最後五分鐘才看到零食車推來,連買零食都趕了一波,只能說,我們這一期結束的好忙呀~
這一期的自由日結束了,盤點了小孩的能與不能,大致上都可以做到:
1、老大要帶路及提醒朋友不要太失控
2、無論要去哪裡或做什麼事都能事先讓我知道
3、注意公車的到站時間(按下車鈴)
4、在車上控制音量及動作(不過時間無法太長)
5、要回程的時候不會太依依不捨
還不太能做到:
1、找站牌
2、看月台
3、不掉東西
4、留足夠的錢吃飯(也可能是吃飯太貴?)
5、不打架(這是不是太苛求?)
還有什麼我一時也想不到,總之,下期見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