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級|通識日|2025年02月主題內容整理
2020.02.17(一)
【一週大事】
分享了關於桃園燈會的新聞,大型活動若沒有良好的交通規劃配合,過多的人潮很容易引發生危險。在印度因為朝聖活動,在火車站發生踩踏事件,就造成多人死亡。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之後發布多項行政命令,像是禁止跨性別者參加體育活動以及軍隊,禁用紙吸管等,我們也花了些時間解釋關稅是什麼,以及川普如何用關稅發揮其國際影響力。
【嘻哈的歷史】
嘻哈是一種帶有揭露現實、批判社會特質的曲風,但是這樣風格明確的歌曲是如何形塑的呢?我們爬梳美國蓄奴的歷史,了解美國黑人與美國白人之間複雜又衝突的關係。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嘻哈成為美國黑人對抗美國白人的一種武器,以音樂為媒介講出自己的聲音。
【氣爆知多少】
因為台中新光三越發生氣爆,所以今天來跟小孩介紹氣爆的相關知識。瓦斯跟天然氣是台灣常見的燃料,但是常被統稱為瓦斯。瓦斯本身沒有毒、沒氣味跟顏色,但因易燃所以添加硫化氫,硫化氫則有毒性也有難聞的氣味,也就是我們遇到瓦斯外洩時,常會聞到的味道。接著釐清瓦斯中毒跟瓦斯氣爆的差異跟成因,如果遇到不同的狀態如何分辨跟因應。最後稍微談到一點火災的逃生原則,因為氣爆後雖有二次氣爆的可能,但是最常見的是火災的發生。
【嘻哈與性別】
以近日台灣嘻哈圈的討論為切點,我們觀察到在同樣的事件中,男性與女性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在此事件中,讓男性產生攻擊行為的,便是父權體制與厭女的作用。我們介紹了這兩個概念,並讓孩子思考:社會會如何懲罰不遵守體制規則的人?我們又可以如何理解身邊因著父權的觀念,而傷害到他人的人呢?這是不容易的問題,但也是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2024.02.21(五)
【世界七大奇景:】
介紹了七個壯觀的旅遊景點,美國大峽谷、維多利亞瀑布、聖母峰、澳洲大堡礁、亞馬遜雨林、阿拉斯加冰河灣、冰島極光。聊聊相關話題,像是峽谷的成因、亞馬遜名稱的由來等等。
【草間彌生與他的作品:】
草間彌生是特色鮮明的藝術家,透過回顧他的生命故事,認識他與疾病共存的生活態度,並在欣賞畫作之後,認識他的創作概念:透過圓點模糊存在與周遭的界線,使存在都只是圓點,以這種方式消融自己與恐懼,使彼此成為永恆的一部份。
【故意vs.不小心(過失)】
先以人們日常互動開頭,有沒有遇過自己覺得對方是故意,但對方卻說是不小心的?這件事究竟該是彼此自由心證的主觀感受,還是該如何判斷?因為往往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後,有可能對對方產生刻板印象或是埋下嫌隙。那麼,該怎麼思考這兩個詞、行為跟辨識,也許是可以先釐清的地方。我們嘗試從語意、自己感受跟對方回饋來歸納這些事情。在試著以法律上對於這兩個詞的定義跟判定,回過頭來看看不同情境。
【草間彌生】
接續上一堂課,以草間彌生消融的精神出發,回顧自身會害怕的事物,進行幾何圖形的創作。透過畫出恐懼的對象,並以重複性的動作、以圖形填滿對象,以這種方式創作,觀察過程中的感受,嘗試消融自身的恐懼。
2024.02.24(一)
【一周大事】
烏俄戰爭在2/24滿三年了,重新向大家介紹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給大家看看烏克蘭、俄羅斯、美國、中國的領導人長什麼樣子,在想什麼,新上任的川普為了展現他的魄力與能力做了什麼。 然後我收到一個很好的問題,叫為什麼要有戰爭,戰爭要幹嘛?我突然明白了一種對世界的想像,彷彿人為的一切都在人的控制之中,人們做的事都有道理可循,有人可以為自己做的事負責,而戰爭正好就可以打破這個想像。
【歡迎光臨奇蹟詞語商店】
可參考:https://reurl.cc/M6q5RW
【性騷擾怎麼了?】
從最近的孫生事件,認識性騷擾的定義、社會對性騷擾/性侵害的迷思(如:受害者未拒絕、受害者未第一時間報警,便容易懷疑性騷擾的真假),以及在這些迷思中,「理想受害者」的想像如何二度傷害受害者,並讓他們的發聲變得如此困難。
【白百合與紀念日(參考連結紀錄)】
可參考:https://reurl.cc/d16kmD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