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級|通識日|2024年12月主題內容整理
2024.12.02(一)
【一周大事】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升級,烏克蘭被準確使用更強的飛彈,所以俄羅斯準備用更強的飛彈,我們也一起數了一下各國的核彈頭有幾顆。
川普預備增加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的關稅,因為要保護美國人,還有要讓中國不要再賣毒品給美國人。
【自由書寫/共讀選書】
【地球與陀螺】
講解地球為什麼會不停旋轉。一起想想為什麼陀螺可以轉很久,為什麼會停下來?什麼形狀的陀螺會比較快停下來?
接著講解地球的旋轉與白天、晚上的關係,為什麼南北極會很冷,為什麼會有四季。
#象限、座標概念介紹/摺紙
2024.12.06(五)
【馬蒂斯與剪紙】 花了三分鐘講馬蒂斯,講他晚年只能躺在床上剪紙創作。然後大家一起剪紙做作品。
【開頭與結尾】 我寫了三個開頭和三個結尾,請大家隨便挑一個開頭和一個結尾,然後把中間的故事寫出來。最後我們一起完成了四個故事,有人把自己寫的故事畫成了漫畫。
【心理學-小屁孩實驗/標籤效應】
1973年心理學家羅森漢恩想要知道醫生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精神疾病,因為在諸多法律案件中,會有牽扯個人心智跟精神狀態,他想知道醫生對於這件事的評估跟專業能力。他請沒有精神疾病的個案偽裝,進行實驗前還給這些人特訓,演好所謂的精神疾患,但這些個案求診後都被送進精神病院,即使一入院個案就說這一切都是假的,但是所有人還是被留在醫院7-52天不等。後許羅森漢恩在著名喝學雜誌發表他的實驗結果,引起醫界大怒跟不滿。有人就說3個月內請他放馬過來,絕對可以判斷求診者為真還是假。
結果?? 醫生統計個案298名其中有41人應該是派來的假病患! 但其實羅森漢恩,一個人都沒有派去.....XXD,所以後來就有人說這個實驗叫做小屁孩實驗。雖然頗有爭議,但其實也點醒心理學、醫界跟教育界,先入為主的標籤,會引發我們多少誤判? 這件事目前台灣也依然存在~(如死刑犯的精神鑑定、精神病患的安置或是學校過動兒的問題等等)
【台灣的故事-荷治時期】 今天跟小孩介紹荷蘭時期原住民、漢人跟荷蘭人的互動關係。荷蘭人做為想把台灣當成殖民地的國家,但是卻只有少少人進駐台灣!(大約300人)就算是有火槍,武器比較厲害,為何還是孩是可以從中火得這麼大的利益?? 重點就是分化跟抓到彼此的想要的利益。投其所好,也背後煽動,到現在還是滿滿的既視感。最後簡單介紹一下郭懷一事件(漢人反抗荷人的民變事件)。
2024.12.13(五)
【拍照與鬼故事】
大家一起散步,尋找看起來恐怖的地方,用手機拍照。
在等待大家準備出門的時候,我解說了關於鬼故事和正義以及罪惡感的關聯。
上周在基地附近有小孩看到貓在路上被撞死,他們把這個事件歸因為放養的人不負責任。我說,像這樣對於不負責任的怨恨以及無能為力的感覺,就可以轉移到鬼故事裡成為“怨念”,成為鬼故事的源頭。
一起出門之後,沒多久大家就各自找到許多恐怖場景。似乎只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要找到合適的場景就很容易。有些人已經會幫照片調色了,調色之後特別恐怖。
拍完照回到基地,我負責把照片列印出來讓大家欣賞。有一個小孩已經想到了和貓有關的鬼故事,我們一起寫了一半。
【人體聊聊/癲癇 】
今天介紹癲癇這個疾病。簡單介紹一下發病時的症狀、人體腦袋的神經傳導。並說明以前的人看到這樣的病患,常常覺得他們是被神靈控制。古希臘曾經記載這樣的人會發出馬叫聲、身體抽搐貌似瘋狂。而在希臘神話中,這樣的病患,大家往往覺得跟波賽頓跟希佰利女神有關。
希佰利女神就有能使人瘋狂跟治癒瘋狂的能力,這邊說了他跟阿提斯的故事。再來則是跟馬很有淵源的海神波賽頓跟雅典娜爭奪希臘聯邦守護神的事情。
【外出-新竹高中美術工藝科畢業聯展】
2024.12.16(一)
【一周大事】
解釋民主國家和專制國家的不同。在民主國家,人民規定政府可以做什麼事情,如果政府做得不好,政府就要下台。韓國總統宣布戒嚴,人民不滿意,因此韓國總統被國會彈劾。
在敘利亞的人民被獨裁者統治,他們動用了武力推翻他們不滿意的政府。敘利亞國內的人民很開心,在國外的敘利亞難民也很開心,但他們還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像是經濟問題還有周圍的強國對敘利亞內政的干預。
【畫家的秘密】
我們先比對中世紀的畫、文藝復興時期的畫還有中國古代的山水畫有什麼不同。小孩可以看出文藝復興時期的畫比較寫實,也比較立體。相比之下中世紀的畫比較平面,山水畫雖有細節,整體顏色跟細緻度還是與西方畫作明顯不同。
但西方畫家為何突飛猛進?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為何畫風改變了?
除了當時是文化社會背景之外,其實畫家們開始使用了暗箱的倒影技術跟放大鏡,所以其實就跟先有草稿,回家、明天再繼續把細節一筆筆完善一樣。一步一步的把寫實、光影、顏色跟細節畫好。
後續我們觀察凸透鏡、凹透鏡跟跟光還有倒影的變化。然後玩了一個折射的實驗。
【能量】 講解能量的轉換,太陽的能量透過光合作用儲存在植物裡,然後被人類以及其他動物吃下去,轉換為移動各種東西的能量。我們也討論了一些不同的發電方式,而這些不同發電方式的能量來源,最終也可以追溯到太陽。
【共讀選書-表裡不一的動物們】
這週是小宇跟政雅先跟我們大家分享他們覺得書裡有趣的動物。請大家放輕鬆,做個口語上的練習分享。
其實這件事小孩平常就在做,只是用的方式原本跟1-2個人說,現在跟比較多人說。
原本預計一人五分鐘,但兩位說的過程,我們一邊看圖,一邊說自己覺得有趣的點跟好奇的地方,其他小孩也都滿投入的。
然後30分鐘就結束了😂
2024.12.20(五)
【餅乾小屋】 我們用餅乾和蛋白霜做小屋,好玩。
【比喻】
我們想了一些常見的比喻,想是笨得像豬、笨得像成熟的海韒,比喻可以讓形容變得更豐富。不過,其實許多本來不覺得有關係的事也可以拿來比喻,畢竟世界上的事物多多少少都有關係。有人想到可以說笨得像水壺一樣,或是笨得像飯糰一樣,笨得像衛生紙一樣。這會讓我們想到關於笨以及那個事物的特性,這些特性經由比喻被強調出來。
在做比喻的時候,是雙向的,用來比喻的事物會被他所形容的事物影響,每次我們說某人笨得像豬,這時我們也強調了一次豬的笨。
最後我講到了關於髒話所使用的事物,關於性以及排泄物,每當我們罵一次髒話,也就強調了一次關於性的骯髒。
【心理學-米爾格實驗】
簡單說明這個實驗的過程,主要是心理學家想知道人在權威跟利益的影響下,自己是否會違背良知跟違反正義。
兩人會分開。扮演學生的人答錯題目要被電,會從45伏特一直往上加到450伏特。扮演老師的負責問問題,過程中老師雖會覺得不妥,但實驗主持人會告訴他:眼壓是安全的、如果現在結束實驗你就沒有報酬、對方的安全我負責請你繼續實驗。
在這樣的實驗中,有65%的人,會持續讓電壓不斷往上調整,直到450伏特。雖然也有人會放棄實驗,但也是大約在300伏特左右,也就是對方沒聲音了。
這個心理學家會做這個實驗,出自於對於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時,這些執行者會說:我沒有罪,我只是奉命行事。
【鄭成功(1)】
要介紹台灣著名的歷史人物,今天先簡單說說他跟老爸的糾葛。老爸鄭芝龍是名副其實的海賊王,到了日本🇯🇵做生意時跟日本女性結婚,生下鄭成功。
本來想好好一路培養兒子穩定在明國當官,沒想到當前女真(清國)來犯,鄭芝龍覺得苗頭不對,於是變成明國內賊投清。但兒子可無法接受!老爸,你怎麼這樣!於是鄭成功為了扛下復興明國的重責,只好一路跟女真對抗。
但是,戰爭並沒有這麼順利。結果被逼到南方一帶,眼看有點危急~這時有個神秘人說:嘿,看看隔壁那座島…..
2024.12.23(一)
【一周大事】 講解最近立法院的物理攻防戰,藍色搭帳篷守門,綠色破窗而入佔領主席台。順著小孩們的問題,也講解到了立法院和行政院的工作以及爭執,藍綠兩黨支持者的看法還有彼此對立、相互不能理解的狀況。
【顏色】 先讓小孩嘗試調色,這邊應該很多小孩在小時候玩顏料都有相關的經驗。有點模糊,但也可以說出顏色的三原色是黃、紅、藍。什麼顏色+什麼顏色,會變成什麼顏色。然後我請小孩試試看兩種組合(1)黃+紅+藍 (2)綠+藍+紅 問問看小孩,看見什麼顏色,不外乎咖啡色(大便色)或是黑紫色、藍黑、黑色。接著我用有顏色的燈,組合這些顏色,卻不是上面用顏料調成的顏色,問問小孩為什麼會這樣!? 對接了下午安邑對於光的主題。
【光】 說明物體的顏色和光的關係,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在一起會變成白色,但不同顏料混合在一起會變成黑色。光在不同介質中行進時速度會不同,也因此造成折射的現象。
【都市傳說】
今天跟小孩聊聊什麼是都市傳說。因為要講鬼故事(?)感覺大家就很感興趣。傳說到底是有還是沒有的事情? 這邊有人會覺得不是,有人半信半疑。不過如果不一定是真的,那為什麼可以造成廣大範圍的傳播甚至逐步演變成許多不同的版本?
我先用辛亥隧道半夜載到想搭車的女乘客來說,發現這樣的故事架構有許多的變型版本,甚至在國外也有類似的套路,也有演變成笑話的版本。這一類的傳說,常常有當時的時代背景並且夾雜人類對於某些事物的恐懼,繪聲繪影的描述,卻讓這件事變成很有機的變異文本,甚至是創作來源。
2024.12.27(五)
【拍影片】
我和大家說,來拍影片吧。大家問我要拍什麼,我說都可以,自己想。
我們分成兩組拍攝,一組是先討論完劇情再開始拍,然後在時間內很順利地拍完了,我什麼都沒有做。
我參與的那一組是一邊拍攝一邊想劇情,邊拍邊修改,雖然有不少點子冒出來,但要全部實現很困難。感覺是拍的過程比最後的影片有趣。
【人體聊聊】
今天講的阿波羅兒子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故事。因為阿斯克勒庇克斯的木杖上纏了蛇,所以順勢切到關於台灣有那些常見的毒蛇(6大種),並說明毒蛇血清注射的目的。平常蛇不會主動攻擊人,但遇到驚嚇常常會擺出威嚇的姿態,這時候盡量與之保持距離,不要再故意攻擊牠。和萬一不幸真的被蛇咬的處理方式。
最後繞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蛇杖,其實就在大家身邊,只是大家不認得。醫療體制很多的圖騰都是這個蛇杖。EMT、衛福部、醫院、醫學院等等下次看到,你就知道原來如此。
【教育博覽會攤位討論】
2024.12.30(一)
【一周大事】
韓國飛機事故。飛機降落時引擎故障,輪胎也無法放下,飛機撞上圍牆爆炸,多人喪生。我們也查詢了臺灣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以及亞賽拜然的飛機事故。
麥當勞主管性侵案引起抵制風潮,接著建中學生發文反對抵制麥當勞,我們討論了關於女權、政治正確以及反政確的人在想什麼。
【毒品】
說明毒品其實就是藥物很多也都是從植物提煉。
不單純指藥物,很多東西其實在使用頻率、劑量上,容易產生嚴重副作用或是成癮,必須要有專業的指引、評估比較安全。例如:糖過度食用、鹽過度食用或是水過度食用,也會造成身體的影響。
因此毒品在台灣法律上的名稱其實是:管制藥物。
接續聊到毒品在台灣的分級、常見的毒品名稱、大眾對吸食者的刻板印象與刑法罰則。小孩覺得吸毒者可能是:89、犯人等等。
但最常見最初接觸的原因,其實是好奇(占7-8成)、朋友推薦、無聊、情緒與人際關係有困擾者(4-5成)。
後續有提到關於2級管制藥物大麻在不同國家的態度。
小孩也有提出關於吸菸、喝酒、檳榔是否有算是一種毒品,但我們並沒有禁止?
【火星】
介紹太陽系八大行星是什麼,水星、金星和火星在氣溫、大氣、重力等等方面的不同。也介紹了火星上的地形,以及太空任務的困難等等。
【表裡不一的動物們】 今天幫我們介紹動物的是普通跟布蕾。大家各自選了自己覺得有趣、驚奇的動物來介紹,因為這些動物其實平常很罕見,有不同有趣的習性,特殊的外觀、自然吸引不少人的聆聽。後續得到某些小孩覺得這本書其實很有趣,我也覺得很開心。
【歡迎光臨奇蹟詞語商店】
這本書跟上一本書嘗試的路線比較不同,讓小孩先回家閱讀,然後再進到後續討論。我自己還在想怎樣進行會更順暢。
不過這週順應文本,請小孩各自列出幾個詞,試試感感覺跟形容這個詞自己對它的感覺。
音樂:淺藍、軟軟的、像黏土可以塑型
幸福:黃橘色(光/包覆)、柑橘味、三角形
不知道:白色、空白、沒有氣味、沒有形狀
起床:灰色、枕頭、乾掉稻草的味道
起床:藍色、很冷、冷空氣的味道
小孩加進自己對這詞的描述,讓這個詞似乎也多了獨特的個性與生命。
留言
張貼留言